★ 梅監務牧師宣教130週年 ╳ 基督教研究智庫2025重磅新書!
★ 梅監務宣教師最重要的一本神學著作!
——————「在人們最壞時,耶穌基督與他們連結合一。」——————
梅監務宣教師
1895年的台灣,被世界遺忘卻不被上帝遺忘,在眾人紛紛離去、人心惶惶的時刻,梅監務宣教師與兩位同工逆著時代潮流來到台灣,參與建造中台灣20間教會,包括鹿港、清水、二水、柳原、溪湖、員林、芳苑、大里、豐原、草屯、赤水、大肚、和美、大城、竹山、南投、田中、大雅、北斗、二林……
熱愛讀書研究的梅監務來台前後約30年,1924年返回英國後,他心中思思念念仍是台灣,曾數度計畫再來台服事,不幸終究被過去在台染上的宿疾攔阻,只能藉由寫作參與宣教,成為「寫作的宣教師」。《基督生死相契:為我們死又在心裡活》一書,是梅監務多年反覆思考「基督為我們」、「基督在我們裡面」的思想結晶:
本書反思宣教地真正需要的基督教神學和信仰教導──若人僅僅用頭腦知道「基督為我們」,並不等於心中體驗「基督在我們裡面」,尤其並不意味著生活在耶穌基督的上帝國價值觀裡。我們不只要認識客觀真理「基督為我們死」,而且還要讓這真理進入生命中成為主觀體驗,經驗「基督活在我們裡面」。
這意味著,信仰的主觀體驗,必須建立在客觀真理的基礎。基督徒不只要認識客觀真理,而且還要讓這真理進入生命中的主觀體驗;客觀真理「基督為我們死」,使我們藉由信靠恩典被上帝稱義,必須與主觀體驗「基督在我們裡面」結合,以致我們的老舊生命被徹底更新,才不會使信仰淪為喪失活力的儀文,而與真實生活、內在生命脫節。
梅監務來台時,台灣教會已有三十年基礎。他在最後的日子,心裡時常感到憂傷,想起在台灣許多人成為基督徒,生活十分順利,地位提昇、生活優裕、內心平安都帶來健康與財富,但這些基督徒只願意把金錢用在自己與兒女身上。
他心中不斷疑問:為何許多本地人信耶穌之後仍以「拜神明」的態度做基督徒?為何許多本地基督徒仍以自己為中心,按照世界價值觀過日子呢?他在強烈的挫折感中說:「有時人們擔心,是否我們把西方形式的基督教帶給東方人民,但我更擔心的是──唯恐我們沒能帶給他們基督教信仰的真正本質。」
基督不僅從上帝那裡來到人們當中,而且成為一個為我們站在上帝面前的人。基督做了必須做的,也忍受了必須忍受的,以致把他自己交給我們,這一切都建立在基督生死相契的愛。如果過去或現在的邪惡意識,在我們心裡冷不防地刺痛我們,切莫讓它的痛苦和羞辱揮之不去,乃要單單記住:我們因著基督的名的緣故被赦免,在每一個悔改與赦免相遇之處,上帝就在那裡;我們以基督耶穌為誇耀,基督屬於我們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