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展
交易禪:最古老的心理素質鍛鍊,優化進出決策、校正投資心態,禪僧交易者的長贏獲利模式
3
1人評分我要評價

交易禪:最古老的心理素質鍛鍊,優化進出決策、校正投資心態,禪僧交易者的長贏獲利模式

The Zen Trader: How Ancient Wisdom Can Help You Master Your Mind...and the Markets

  • 定價:450
  • 優惠價:79355
  • 優惠期限:2025年06月23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30年交易經驗 × 禪宗智慧=不執著的無壓力交易法★

暢銷全球的投資經典《走進我的交易室》作者
亞歷山大.艾爾德 撰文推薦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
  死守暴跌的股票,心想「沒賣就不算賠」,期待某天股價會突然反彈;
  抑或每天盯著盤面,糾結於股價的每一次波動,只因為害怕錯過買賣時機?

  交易是一項充滿壓力的事,心理和情緒上的陷阱無處不在。
  但如果有這麼一位交易者,他懂得如何避開這些陷阱,並能夠教導我們如何在內心平靜與安寧的狀態下進行交易,那該有多好?

  ◤運用古老禪宗智慧,
  幫助你控制自己的心……還有市場。◢

  本書作者彼得.卡斯特是位擁有30餘年投資經驗的全職交易者,而他同時也是一名貨真價實的禪僧。憑藉著這一獨特背景,他結合了股市交易與禪學,領悟出如何運用禪宗智慧降低個人情緒的影響,培養冷靜及平和的心態,達成「少(交易)即是多(賺錢)」的獲利心法。透過降低頻率、提高品質來獲得更高的獲利回報,並減少交易帶來的壓力與情緒影響。既符合禪宗的智慧,也是一種更加理性的交易方式。

  交易的技術面,只要透過學習,人人都能學會;但交易時產生的情緒波動,卻很難控制。

  兩名僧侶站在風中觀察一面旗幟。
  一個認為是旗幟在動,另一個認為是風在動。
  一位禪師走過來,他們問:「師父,是旗幟在動,還是風在動?」
  「都不是。」禪師回答,「是你們的心在動。」

  投資路上的最大心魔,是壓力和擔憂。
  學習「不執著」的禪心思維,正是成功達成財務自由的關鍵。

專業好評推薦

  老墨 Mofi|美股台股投資人
  李哲緯(鮪爸)|《在交易的路上,與自己相遇》作者、《投資心理室》podcast主持人
  股市隱者|《投資的底氣》作者、《股市隱者》podcast 製作人
  楊忠憲|K線捕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彼得.卡斯特Peter Castle


  從事交易近30年,其中超過20年是全職交易者。

  他長年在亞洲(越南、泰國、台灣和日本)與澳洲深入研習佛學多年,並曾在佛寺中閉關修習噶當巴佛法兩年。隨後他正式受戒,成為無限道禪會(Mugendo Zen Kai)的禪僧,法號「大信正道」(Rev. Taishin Shodo)。

  在這段期間,他發展出一套無壓力的交易方法,並奉行「少即是多」的交易哲學,也就是「交易不在多,而在精」。透過減少進出頻率、提高決策品質以獲得更豐厚的長期報酬,並降低交易所帶來的壓力與情緒影響。這是一套既符合禪宗智慧,也是更加理性的交易方式。

  除了交易之外,彼得也熱衷於教學與指導。

  他將自己在交易與人生中所得到的成功與幸福,歸功於禪宗的修習與教誨。

譯者簡介

呂佩憶


  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口語傳播碩士,領有多張金融證照,曾任財經新聞編譯、券商研究報告翻譯。譯有《撼動華爾街的海龜交易員:從門外漢到頂尖交易者的傳奇故事,新手擊敗市場的11項鐵律法則》《亞當理論:跨世紀順勢交易大師經典之作》《一開口,任何人都說好:突破僵局、打動人心的困境談判術》等多本商管與投資書籍,以及多部歐美電影、電視影集和紀錄片。

  譯文賜教:[email protected]
 

目錄

推薦序 一條通往交易成功的途徑/亞歷山大.艾爾德
前 言 不執著的交易練習
 
第1章 阻礙交易成功的兩個障礙
●    識別和實施交易方法
●    堅持的困難之處
 
第2章 壓力與擔憂,是交易成功的殺手
●    什麼是「禪」?
●    學著「個人內省」
 
第3章 少(交易) ,可以是多(賺錢)
●    時間是一個困難的選擇
●    頻繁交易,反而是增加障礙
●    頻繁交易與心理健康
●    每週趨勢交易策略的模擬案例
 
第4章 交易成功的思維系統
●    佛陀最初的系統
●    佛陀開發的系統與禪宗
●    成功的交易者,不迴避面對自己
 
第5章 交易中的執著心
●    交易中的執著和強烈情緒
●    學習禪的超然心,抓住獲利契機
 
第6章 培養超然的交易心境
●    你的感受,會造成痛苦
●    停止二元思維
●    不執著的「如是」觀
●    接受和放下那些「必須」
 
第7章 不執著的交易策略——單純地觀察
●    少思考,多覺察
●    執著於價格波動,績效更糟
 
第8章 不反應,平常心
●    正念是什麼?
●    正念的心態
●    帶著好奇心觀察市場
●    可以有看法,但不能執著於看法
 
第9章 控制和壓抑情緒,無法長期獲利
●    順流而行,但有時也要奮鬥
●    無念
●    面對恐懼,並欣然接受
●    對交易的恐懼
●    認知恐懼的能力
 
第10章 成為紀律的交易者
●    無論交易與人生,我們都要學會冷靜
●    禪宗五戒
●    五戒與生活
●    你的生活方式,攸關你的交易績效
 
第11章 想要交易成功,就必須進行交易
●    交易紀律和禪宗紀律
●    透過冥想,整理思緒
●    把你的「工具」放下一會兒吧
●    卡內基的快樂學
●    當神經科學家遇見禪
●    「放下」的練習
 
第12章 衡量內心的平靜
●    如何回應市場,取決於覺察程度
●    想像
●    意識層級並不是新概念
●    多一點佛法,少一點麻煩
 
第13章 放下「我執」,才能淡然看待盈虧
●    禪宗指的身分認同是什麼?
●    將自我價值與盈虧脫鉤
●    只有聰明才智,無法穩健獲利
 
第14章 要錢,不要禪
●    那斯達克的每日系統
 
第15章 賺錢所需的時程表
●    紀律和保持內心的平靜
●    更多選擇
●    禪的月系統規則
●    必要的日程安排
 
第16章 市場上可能發生任何事
●    我們永遠無法預測未來
●    我們所知道的是:市場上可能發生任何事
 
第17章 交易很簡單,也很困難
●    交易的那些困難之處
●    如何學習交易
●    何時該停止
 
第18章 最後建議:像禪師一樣交易
●    精通冥想
●    精通的順序
●    最後的建議
 
謝辭
參考書目
 

前言

不執著的交易練習


  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將交易方法與禪宗的哲學和技巧進行比較與結合,並向讀者展示,將禪宗融入交易和生活中,不僅能改善財務狀況,還能提升幸福感和生活品質。

  接下來每一章都將交易和「禪」做比較,並說明採用禪宗的方法可以如何提升各位身為交易者(或投資人)的績效,並為你的生活帶來更多的平靜及從交易中獲利。

  許多專業交易者都會談論他們的交易優勢。舉例來說,他們的優勢可能是以數學機率為主的交易系統;可能是會利用市場異常的現象;或是透過交易彼此不相關的市場來分散風險,並降低投資組合波動性。這些只是眾多例子中的幾個。但是這本書提供了一個最大的優勢:禪的心態。

  在我的交易生涯中有一個主要目標,就是盡可能安全並輕鬆賺錢,而無需複雜、耗時的方法。

  另一個同樣重要的目標,是能夠以最小的壓力進行交易。

  那麼,身為一名投資經歷超過二十年的全職交易者,我是如何做到的?如何生存、獲利並維持理智?其實我可能沒有完全做到,但是另一方面來說,我確實是做到了。如果聽起來很矛盾的話,也許確實很矛盾。而禪,就是如此。

  讓我來解釋一下。

  一位指導我學習交易的老師說,許多人最初開始交易,都是因為被錯誤的觀念吸引。當時我以為自己不是這樣的人,然而,我後來才意識到(可惜沒有早一點)自己其實就是這種人。我們都想成為一個有抱負的交易者,卻總是自認為很了解自己,但其實許多人並不了解自己。

  老師也提醒我,市場會像一枚追蹤導彈一樣瞄準我們,專門鎖定並打擊我們心理的弱點,這是一個令人不安的觀點。對當時的我來說,一方面,我不相信這個論述;但是另一方面,卻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事後看來,我知道這是我第一次發現我並沒有真正了解自己,而且我也沒有聽從自己的直覺。

  我在一九九五年開始交易時,身體健壯、博覽群書、環遊世界、充滿自信、事業有成,而且名下有一些房地產。但即使在我相對年輕的時候,我也知道交易的挑戰並不是在財務、技術或學術上,而是心理上。老實說,回過頭來看,我當時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做一個全職交易者是很不容易的。而我是從二○○○年一月開始的:這是一場如烈火般的洗禮。二○○○年三月,美國科技股暴跌,拖累全球股市下跌;二○○一年發生九一一恐怖攻擊,市場再次重挫。直到二○○三年第一顆炸彈落在巴格達——伊拉克戰爭爆發,市場都沒有回漲。

  在交易市場中,最討厭的就是不確定性,這是我首先學到的重要教訓之一。當由美國主導的聯軍決定入侵伊拉克,消除了大量政治不確定性後,市場就上漲了。從那時起,市場就持續上漲,直到二○○七年次貸危機開始,導致二○○八年全球金融危機崩盤。我錯過了二○○三年至二○○五年市場上漲的初期,但趕上了二○○六年至二○○七年之間反彈走勢的時期。

  在這起起落落中,我多多少少賺了一些利潤,在市場中倖存下來。但我當時經常想:「哇,如果有人真正懂得交易,就可以靠交易賺到很多錢。」

  大約就是在這個時候,我開始研究為什麼我不會或不能堅持我的想法,這個壞習慣已經溜入我交易的思緒中。我是一個擅於分析的人,可以記住線圖的模式、股價的波動,而且許多趨勢似乎都以同樣的模式影響著市場。

  但是,我沒辦法堅持已見。總是不斷改變主意,尋找不同的技術和方法,很容易選用了一種方法後又分心,而過一段時間後才又發現這個方法其實非常好。但問題從來不在於分析,其實我的決策勝率很高,曾經有一段時間內,我的交易勝率達到九○%,但我卻沒有賺到一毛錢,因為我在下賣單時嚴重缺乏紀律。決定交易金額的方法糟糕且不一致,而我也無法改善自己的情況。我知道,問題在於更深的層次,因此,我下定決心要找到它。

  在我的交易之旅中,我遇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指引:匿名戒酒會。

  穩定獲利的關鍵,是心境

  二○○三年初,我去一個鄉下小鎮裝修一間小屋。因為當時我對生活的一切感到疲憊、沮喪、憂鬱,迫切需要暫停所有的交易並休息一下。我一邊粉刷房子,一邊聽著當地的廣播,我不斷聽到匿名戒酒會的廣告。想起交易教練艾爾德博士建議我參加匿名戒酒會,我就去了(但是我確信自己不是酒鬼)。在匿名戒酒會的那段短暫時間,是我第一次真正的靈性體驗,因為我了解到匿名戒酒會的十二步驟是一種讓受挫的心靈康復的方法。艾爾德博士試圖傳達給我的啟示變得清晰起來。我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就是我對市場和交易上癮了。

  我不酗酒,但的確對交易上癮。

  我開始注意到一件奇特的事情,那就是許多交易教練說的話和我閱讀過的交易書籍,都有一些共同點。艾爾德博士是匿名戒酒會及其精神資訊的忠實追隨者。艾德.塞科塔(Ed Seykota)以其追隨市場行情的方法而聞名,他在自己的網站花了許多篇幅介紹他自己的靈性觀點,融合了佛教和美洲印第安人的哲學。馬克.道格拉斯(Mark Douglas)的作品植根於東方哲學和現代心理學,這體現在他的著作《賺錢,再自然不過!》 (Trading in The Zone)中。凡.沙普(Van Tharp)是來自印度清奈的「合一組織」 (Oneness Organisation)的奉行與奉獻者,該組織深植於印度教的精神傳統中。澳洲的交易和投資教練科林.尼科爾森(Colin Nicholson,他與靈性沒有直接的關聯)經常談到感恩、情商和延遲滿足的必要性——這些都是古代聖賢的智慧。

  因此,根據我對禪的興趣與理解,我會告訴各位,禪是最適合交易的思維方式,但是什麼讓禪與其他思維形式不同?

  在我看來,阻撓交易成功的障礙有兩個,而「禪」可以解決這兩個障礙。在我的第一本書《提升勝率的正念交易》(Mindful Trading using WinningProbability)中,我將障礙定義為:

  1.交易者沒有掌握交易系統或方法。
  2.即使他們有方法,也不會堅持執行。

  我的第一本書專門討論第一個問題,並詳細解釋與介紹交易者可以使用的簡單方法。而這本書則解釋並解決了幾乎影響每個交易者的第二個障礙,這也是阻擋交易成功的主要障礙。在這本書中,我們會深入研究禪,並探索為什麼禪是你的交易工具箱中如此強大的工具。

  如果我們要以禪為交易工具,那麼該如何在禪宗哲理與交易之間取得平衡?因為乍看之下,兩者似乎是有所衝突的。

  我開始進行交易的最初動機主要是為了自己。我有一些想要實現的目標,而我需要錢才能實現這些目標。但是除了金錢之外,最重要的目標之一是追求更好的生活。我厭倦了繁忙的汽車維修廠老闆的日常工作,我渴望在生活中創造交易與心靈間的平衡。打從我開始交易時我就很清楚,持續的自我發展將是我面臨的挑戰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靈性、佛教及參禪,都源自於我對個人發展的興趣和渴望。我的人生旅程—從十六歲離開私立寄宿學校開始,我從事汽車噴漆工行業,然後成為一名小商人、股票交易者、教師,現在成為一名出家的禪師——也許我比任何人都更感到意外。

  用古老禪宗智慧,破解股市迷局

  交易和禪之間的許多相似處之一在於,當我們學到一些新知時,會認為自己已經了解它。但也許多年後重溫時,會以完全不同的眼光看待。在出版這本書之前,我把它交給一些更有經驗的交易者閱讀。有趣的是,我收到一個共同的回應:身為交易初學者,這些讀者可能不會珍惜或理解這些內容。

  所以,如果各位是初學者,當讀完這本書,可以找機會再回來重讀一次。如果各位是中階或有經驗的交易者,相信你們會同意本書內容,並且也會清晰地看到新的可能性和知識。

  本書會大量說明,如何獲得冷靜與平和的心態。我們生活在這個忙碌而且時而混亂的世界中,這樣的特質可能很罕見。在我寫本書的時候,世界正處於新冠肺炎危機之中——這是個完美的例子,顯示生活會迅速變得不可預測和充滿不確定性。從二十年的全職交易者,到十多年的交易教學者,我的經驗是:冷靜及平和的心境,是大多數交易者所缺少的。事實上,身為一名參禪者,我發現參禪道路上,有一些人也同樣缺少這些特質。這可能是一條簡單的道路,但由於人類的複雜性,使交易和參禪都變得困難。我們必須設法讓事情變得更簡單。

  人類將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帶到生活的每一種情況中。正如禪宗說: 「無論走到哪裡,你都帶著你的思想。」除非能在周遭的混亂中保持冷靜,並有邏輯地採取對應的行動,否則就無法得到平靜與獲利。

  我們生活在一個擁有令人驚豔的知識和資源的世界。市面上有數以千計關於交易的書籍、課程、教練、電腦程式和研討會,不一而足。技術訣竅也非常多。

  還有成千上萬關於心態和冥想的書籍與課程。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師也都設計了交易的方法和自我發展課程。藥物、補充劑甚至興奮劑都能幫助想致富的交易者。

  儘管如此,交易者的成功率仍然很低。

  真的是因為太難了嗎?有可能成功嗎?還是我們都找錯了方法?

  我相信是後者。本書將透過「參禪」來解決這個問題:一種以其清晰和平靜而聞名的心態與生活方式。如果想要成功,就需要模仿成功的方法或人,那麼我們就需要學習一種創造冷靜與平和心境的方法,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交易者。我們開始交易都是因為想要為生活帶來更多的機會和自由,而不是更多的痛苦。

  交易和禪之間的相似之處非常多。兩者都是簡單的過程,但卻不容易遵循。不過若是真的成功參透了兩者,那麼我們能得到的回報也會很多—無論是個人方面還是在工作方面。身為交易者,並且渴望進步與改善自己的人,我們需要尋找那些有效且經過長時間證明的高績效方法,而禪,就是這樣的方法。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624159
  • 叢書系列:RICH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4.8 x 21 x 1.4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會員評鑑

3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6
3.0
|
2025/05/17
本書沒有著墨太多交易系統操作,主要是教導禪學心法,這禪修的方法除了應用在交易之外日常生活中也是很好的生活方式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教練,我好想學□□!!!2025數位學習祭,有聲書/線上課程/電子書參展品6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韓國小說展
  • 尖端藍月祭
  • 聯經暢銷展
OSZ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