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回首頁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會員登入
黃金會員
前往會員專區
我的電子書櫃
訂單查詢
瀏覽記錄
下次再買
可訂購時通知
本月獨享
可用E-Coupon
0
張
可用單品折價券
0
張
可用購物金
0
元
可用 OPENPOINT
0
點
登出
訂單查詢
購物車(
0
)
電子書櫃
繁體
展開廣告
關閉廣告
HOT
彩色閱讀器
黃仁勳
夏日飲品展
節能家電瘋殺
:::網站搜尋
全部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美妝
保健
服飾
鞋包配件
美食
家居生活
餐廚生活
設計文具
無印良品
星巴克
3C
家電
日用
休閒生活
婦幼生活
電子票證
寵物生活
票券
玲廊滿藝
故宮精品
電子閱讀器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必讀暢銷榜
天天爆殺
今日66折
每日簽到
禮物卡
現領折價券
全站分類
曬書市集
電子書
兒童館
旅遊戶外
家居日用
美妝個清
健康運動
旗艦品牌
中文書
.
簡體
.
外文
電子書
.
有聲
.
訂閱
雜誌
.
日文書
CD
.
DVD
.
黑膠
線上藝廊
文具
.
動漫
日用品
.
婦幼玩具
彩妝
.
保養
.
洗沐
鞋包
.
黃金
.
服飾
3C
.
手機
.
電玩
家電
.
視聽
美食
.
生鮮
.
保健
寵物
.
家居
.
餐廚
運動
.
戶外
.
旅用
禮券
.
票證
.
票券
博客來
讀者書評
Ariel 的所有評鑑
取消
送出
確認
瀏覽次數(294)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B
複製連結
Lv.4
依據書評貢獻度、參與度
Ariel
46
則書評
47
本書評分
0
位追蹤者
16
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47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
(可複選)
全部
中文書(44)
文學小說(19)
心理勵志(16)
親子教養(4)
中文電子書(3)
人文社科(2)
醫療保健(2)
商業理財(1)
藝術設計(1)
旅遊(1)
童書/青少年文學(1)
展開
評鑑星等
(可複選)
全部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評鑑日期
全部
最近一個月
最近三個月
最近半年
最近一年
最近三年
三年以前
評鑑發表
全部
有評鑑內容
只評星等、無評鑑內容
前往
第 1 頁
第 2 頁
第 3 頁
4.5
姐,整理的是人生:收納教主廖心筠,從斷捨離、整理收納到領悟人生幸福的旅程
讀者評分
4.0
|
2025/05/01
乾淨的家,會有好事發生。
書籍整理了作者到府整理實例個案的故事,
其實大部分都讓我覺得很雷同,
除了個案本身背景不同外,
整個過程不外乎是囤積個案、整理、丟東西、結緣、為之一亮的結果等,
不過可以感受到作者除了去做自己擅長收納的事情外,
更是陪伴個案、傾聽個案,幫助他們也洗滌了心靈。
我自己較印象深刻的是「揮別以物質填補的十年」這篇,
個案有強迫症且經常靠購物來滿足自己,十年前因醫療疏失,導致終身需要掛人工造口,
而在他將屋子進行斷捨離及收納後,睡眠品質提升外,連原本沒用處的直腸竟然能夠正常排泄。
可以看出環境對於我們的身體功能影響之大,更改變了人生。
以前尚未接觸簡約、斷捨離等書籍時,自己的整理方式也是多僅有收納好而已,
以至於沒多久又開始亂成一團,直到接觸後才知道原來需要丟東西,
而且是大量的丟,否則光是收納並沒有意義。
後來我自己也開始丟了很多不再使用的物品,如大學的營隊服裝、堪用的大學用書拿去賣掉等,
整個房間舒暢後,工作上會能夠更有效率了!
我認同作者所說的,乾淨的家會有好事發生!
因為當你待在一個令你舒服開心的環境,你能夠讓好的能量流通進來。
產生了好的能量,自然而然會有好事,或是說你看待事物的眼光也能夠跟著改變。
我記得兩年前剛與先生結婚,第一次過年大掃除,光是清掃一個房間就清出幾大包垃圾,
陳年累積的灰塵、十年前的大學用書、沒水的文具等,記得那年的尾牙先生還抽到有史以來自己得到最大的獎。
斷捨離也是讓自己練習珍惜當下、專注於現在的一個過程,而非過去及未來。
後面還有撰寫關於遺物整理,我覺得算是整理筆記中特別的,
一般人不太有整理遺物的經驗,但人生中絕對會有整理到遺物的機會。
有意義、有情感連結的東西才是遺物的核心,因此作者建議只留下亡者與自己有關的連結物。
關於照片部分作者也有一套,主角是誰就由誰保管,若是與自己無關的,譬如往者跟同事拍照則直接捨棄。
雖然作者並非教我們收納的技巧,但透過實例也是有傳達出一些訊息,譬如動線、方法、步驟,
像是把東西全部倒出來讓自己知道有多少東西、要丟東西而非收納等。
整本書籍比較小失望的地方在於太多得故事,重複性也有點高,但並不影響對於書籍的評價。
本書佳句:
1.我們總是羨慕他人,卻沒有好好檢視自己,其實我們已經夠好了。與其追求幸福,不如懂得知足,我們真正該追求的,是夠好就好。
2.快樂的人生,來自於有意義的生活。
展開
4
黎明破曉的街道
讀者評分
4.0
|
2025/05/01
劇透警告
圍繞於外遇議題,結局意料之外
男主角渡部如同一般上班族、好爸爸般,日復一日的生活,
渡部認為搞外遇的傢伙很傻,毀掉自己的家庭又可能要支付贍養費,
直到公司來了派遣員工秋葉....
因一場與舊識的聚會,在棒球場偶遇了秋葉,因而產生一串意想不到的事情。
整個故事的主軸,皆以外遇為主,
過程帶出了秋葉老家豪宅內十五年前一起命案,
父親仲西先生的情婦本條麗子被發現倒臥血泊中,
整起命案沒入侵者也沒痕跡,難以捉摸兇手為何者。
而每每秋葉與渡部出現在秋葉父親、阿姨面前,
儘管兩人都看出這是婚外情、外遇,卻也沒說什麼,這是非常弔詭的一個部分。
故事高潮在於命案追溯時效將要屆滿,而秋葉就是在等待那一天到來,
會直覺認為秋葉應該就是兇手了吧!
畢竟自己母親自殺、父親外遇,女兒應該懷恨在心,
再加上無論是刑警、死者妹妹等地調查,皆把矛頭指向秋葉。
作者非常巧妙運用了很多變化以及坑,讓讀者跳入陷阱內,
除了推理外,渡部該選擇離婚還是跟外遇分手也是著實精彩,
看到最後會發現,真正的外遇還真的天外有天,
原來仲西與其太太的妹妹產生情愫,而本條麗子只是仲西的煙霧彈,
最後因心碎而自殺。
為了避免婚外情的曝光,尤其是這樣的不倫關係,
只好製造出疑似秋葉為兇手的一個狀況。
真正的謎團不只一個,這是我在閱讀東野圭吾的小說時很大的感觸,
而謎底解開也往往出乎意料。
將推理與社會議題來做結合,
讓人如同在看八點檔般的精采,不僅僅只是推理,更是融入大眾喜愛的狗血劇情。
展開
5
ICU重症醫療現場3:當個更有溫度的人 (電子書)
讀者評分
5.0
|
2025/04/25
|
電子書
劇透警告
不預設立場的展現同理,醫病關係加溫。
這是阿金醫生的第三本著作,非常喜歡書籍閱讀起來的排版、還有大字,
除了內容相當精采外,閱讀更是毫不費力。
對於非醫護的我而言,很難想像ICU的職場環境,除了日夜作息不穩定外,
還得面臨病人的突發狀況,以及家屬的質疑或是擔憂,
作者相當有智慧,無論是堅持帶離院的家屬、瀕死狀況的病人、需要給予支持的同事等,
都可以看出作者的積極以及溫暖。
【果斷卻放不下的醫生兒子】─面對一瞬間的生死交關,永遠沒人能夠馬上做出選擇,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
太多的情感無法割捨,若非當事人很難體會,很認同作者說的:「不是放不下,而是不想承認自己無能為力」,竟然就不了自己的家人。
【同居人的剩餘價值】已多重器官衰竭,無論用何種方式皆未見狀況好轉,同居人仍堅持要持續急救,儘管體內處處出血、狀況不樂觀。
原以為是要等其他人來見一最後一面,結果同居人來自中國籍再等一個月就能夠申請長期居住,一旦往生失去經濟也得出境。
一個人的生命最後,仍是被利用的價值,必須被延長死亡好讓另一人取得利益。
【住院醫師的正義感】因母親與兒子在電話裡爭執,之後母親腦動脈瘤隨即昏迷。很認同作者說的無法確認因果關係,就別輕易說出讓家屬自責的話
,很多疾病的發生,就是一瞬間,並非有什麼真正情境,與其去檢討家屬或是追究責任,不如給予更多支持。
【十七歲的她們】因為作者年輕時的遺憾,有更強大的信念,不希望這些青少年家屬也遇到一樣的狀況。還蠻感動後來作者影響了一位家屬順利
進入護理系就讀,讓她們也用生命影響更多人。
【病人教我的同理心】護理師向作者訴苦,所遇到的孕婦與一對不孕症夫妻發生爭執,而那對夫妻對於是否要檢查出爾反爾,以至於護理師感到
憤怒。作者溫暖的點書孕婦不希望胎兒受影響以及不孕夫妻可能經歷的挫折失落,來引導護理師避免用他人過錯逞罰自己,同理他人就是放過自己。
後續有幾篇是寫道作者的生長經驗中,所與到的每位貴人,以及來台灣後受到的照顧。
或許就是因為有這樣的貴人相助,讓作者更堅定要在職場上也成為一位溫暖的人,
即使一個小小的舉動,都有可能讓對方轉念或是得到力量。
展開
4.5
從這房間永遠看不見東京鐵塔(佔據日本各大書店榜首.年度最強話題小說)
讀者評分
4.0
|
2025/04/23
劇透警告
現實與理想不堪一擊
閱讀過程中頻頻讓我想到《東京女子圖鑑》這齣日劇,
當然書本描述的不僅僅是感情。
而是對於東京那遠大的嚮往,似乎只要能夠高攀上東京,
就能夠過著高人一等、抬著頭過著日子的生活。
每篇故事似乎都暗藏著不甘心的態度,
無論是想進入好學校、進入一流公司、離開鳥不生蛋的家鄉、攀上名流人士、渴望愛情等,
沒人願意平庸過日子,不願低頭將就著此刻的寧靜。
【致三年四班】─老師相信自己與他人不同,不願生活在無起落的地方,憤而走入東京,
而遇到了職場排擠、表現未達要求等,狠狠從東京這神壇摔落,自以為高尚,最後仍回到原點。
【跳出森林的兔子】─透過聯誼認識男友,而又透過TINDER交友,在意起學歷及公司頭銜,
開始覺得身旁的男友毫無價值,總覺得大池裡的大魚仍是最能抬高自我身價。
這篇讓我感受到強烈的東京女子圖鑑,有更好的在後頭,而頻頻遇到不肯確認關係的男子。
【吾輩名叫可可】相同名字、相同學校及科系的兩個人,有著天差地遠的背景、外表、能力等,
養著可可的美幸嚮往著有優勢家庭及能力的美幸,而具有優勢的美幸最後則是走入家庭,沒有上班?
有時候你羨慕的那一面不見得別人也羨慕著自己,又或者說每個光鮮亮麗背後可能有著不為人知。
【我的才華】什麼都努力嘗試看看,但到頭來卻也只是略懂皮毛。這篇與時下年輕人好相似阿,
我們總以為都去試試總會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得的舞台,最後搞得滿頭灰。
大家還抱著希望來到東京,最後卻深深受到傷害,
有的人繼續過生活、有的人打道回府。
即使與理想不符,卻也持續好好生活。
展開
4.5
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長照4個90歲老人的我,將如何面對老後生活?
讀者評分
5.0
|
2025/04/18
劇透警告
被長照拖垮的後半生
作者為照顧父母而選擇離職,
而她與父母同住,哥哥則是在外居住(從書中看起來哥哥自己也要照顧岳父),
沒想到是一連串悲劇的開始。
出現失智症狀的父親、脾氣暴躁有囤積症的母親,
兩人不合時常吵架,勸和卻也捲入戰火之中。
父親時常跳針式的反覆詢問各種問題,對於某些事物有著堅持,
但我覺得幸運一點是沒出現言語的羞辱或暴力的行為;
反倒是母親,塞爆冰箱,常常超是花錢不手軟,也不考量是否有需求,
經女兒提醒反而換得一頓挨罵。
這還只是序曲...
無子女的阿姨姨丈也是各種問題,雖無同住,但自我管理能力極差,
搞不清楚自己的財務狀況、錢繳給誰、駕照是否過期等,
居住房屋更是堆得像垃圾山,其中還有作者三年前的沖繩伴手禮...
雖然書中負能量滿滿,但可以感受到照顧者的無奈與憤怒,以及照顧長者的辛勞。
我很認同作者有給予自己休閒度假的時間,跑到郊區溫泉會館喘息充電,
把所有事情一股腦拋在後方,運用政府給予的居服員資源,
同時也有發現到作者處處未雨綢繆,擔心錢花得太快。
作者還能夠一邊接案一邊做照顧,這是現實生活較罕見的,
大部分照顧者都乎都是啃老本,很難有一定的收入來源。
無論是長者的情緒問題、照顧者的心靈狀況等,都非常寫實描述出,
對台灣而言也是進入超高齡社會了,
長照會是未來相當嚴苛的問題,如何讓照顧者能夠適度喘息、經濟不須擔心,
避免老老互相照顧、長照殺人等,這些都迫在眉睫。
自己雖然沒有真的擔任過照顧者,
但看過長輩照顧長輩以及職場環境的關係,
我認為除了解決長照問題,更應該降低延長死亡,
更要去思考社會保障、政策、補助等該如何做最有效的利用。
作者有幾個也是身為長照者的朋友,彼此會大吐苦水,
而作者身邊的親友也算是有一定支持度,並非只會說說給予建議,
不必要的言語建議真的對照顧者來說很重要呀!
展開
5
昏迷指數三分:社會破洞、善終思索、醫療暴力……外傷重症椎心的救命現場
讀者評分
5.0
|
2025/04/07
劇透警告
真實的醫療現場
非常喜歡閱讀這種職人筆記,
尤其當自己並非醫療人員時,
藉由他人的親身經歷、省思及真實故事等,
了解到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分秒必爭地救人,以及面對各種病患背後的故事,
不論是家庭的凝聚力、親子糾紛等,八點檔及社會新聞皆在病房內真實上演。
特別喜歡將每篇文章皆為一個故事這樣的編排,
短短的、不急於所謂的結局,有的故事賺人熱淚、有的讓人忿忿不平。
〈託夢〉及〈該還的右手〉兩篇都出現難以用科學解釋的狀況,令人印象深刻;
前者的病患不願再急救,但家屬積極治療,最後六個兒女同晚都夢到相同夢境,
夢見父親請他們放手了;
而後者讓人毛骨悚然,酒駕車禍受害者右手臂斷掉且死亡,
肇事者經過急救後順利出院,但每天皆會出現用自己右手掐脖子的情況,
連廟方看了一眼也表示他無法幫忙,到最後敗血症死亡只剩右手皮膚完好。
〈被隱藏的珍珠〉中自殘的女孩,來自於高等教育父母的施壓,
三個子女唯獨他非醫學系且為私立大學,另父母在外不願承認其存在,
在光鮮亮麗的家族背後,隱藏一段慘忍悲傷的故事。
故事當然是比較極端的案例,但相信這社會一定也存在這樣被父母忽略的孩子,
只是發出求救的方式不同。
〈那些長不大的孩子〉探討了身心障礙者長大後仍有著照顧需求,
而年邁父母遲早有天會不堪負荷無法繼續照顧,
並看到其中的手足心疼父母、某部分可能也因長期被忽略而感到不滿,
尤其最後作者探討到這樣的孩子無論父母選擇去留,並無正確答案。
其他故事例如家人重病子女不顧,可能是來自於無人知曉的故事、
未有名字的嬰兒幾天後過世、被家暴的受虐兒等,都是作者所遇到的真人真事。
相信身為醫療人員,絕對存在著比外界所向中來的更大的壓力,
救活人但病患得終身臥床,可能會感到後悔;
沒有救活人,可能會自責;
這樣的狀況每天都在上演,
真的要給予我們的醫療人員更多鼓勵!
本書金句:
1.有些人,我們可能以為會一直待在身邊,殊不知一個轉身,一句再見就成了一輩子的遺憾。畢竟,明天和意外,我們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到。
2.你做了當時你認為最好的處置。即使那是錯的,你在當時仍認為那是最好的。你不能改變做過的決定,所能做的就是不要讓它毀了你。你要學會原諒自己。
展開
5
鈔寫浪漫:在這裡,世界與你相遇
讀者評分
5.0
|
2025/04/03
劇透警告
紙鈔之美,穿越古今。
這本書不僅僅是認識紙鈔,更是結合了歷史、美學、藝術等,
飽覽了各國的風情及穿越時空的美。
書籍中更是帶我們窺探了紙鈔上的秘密,
有的國家不認識、有的人物不熟悉、有的故事好精采,
邊閱讀又邊學習了更多知識,有時邊查資訊彷彿讓大腦又經歷一番洗禮。
離我們最近的國家日本,才知道原來五千元上以燕子花為主題;
直布羅陀紙鈔上的巴巴利猴是當時英國一直留意其數量(猴子減少就代表統治結束),
還一度跟女王一起在紙鈔上;
迷信的緬甸獨裁者因占星師的一句話回收25.35.70的紙鈔,只准45及90(占星師說可被9整除可擺脫窮困);
羅馬尼亞的庫爾泰亞大教堂原來有一段悲傷的故事;
1941年以尋常人家為主題的法國紙鈔美的如畫般;
德奧地區1920年代的惡性通膨,物價每48小時翻倍,吐司可以高達一億馬克,工資一拿50分鐘內沒花掉就變廢紙;
第一張150面額的紙鈔是由香港渣打銀行發行,且1994年後有三家銀行發行了不同版本的紙鈔;
瘋狂葉門的首都薩納與千年古城希巴姆的對比;
義大利1975年的20000里拉,神聖之愛與世俗之愛,紙鈔上也難得見裸體美學,
各種紙鈔之美及國家背後的精采歷史,讓人閱讀起來津津有味。
作者經過多年的旅行及漂泊,
而非介紹景點的走馬看花,以深度旅遊的方式,
用另一種形式帶著讀者彷彿環遊世界、穿越古今,
可以感受到不同年代的紙鈔代表著當時的盛衰,
或許有的歷史背景有些艱澀難懂,
但作者運用說故事、白話的方式來帶著我們身歷其境,
此書針的含金量相當的高!
展開
4.5
女大當家
讀者評分
3.5
|
2025/03/30
劇透警告
內容日常,需要用心看出細節。
從小瑟娥就生長於父權的家庭中,
雖然爺爺對瑟娥疼愛倍加,但其實可以多少感受到這個家庭強烈的父權存在著。
媽媽免費照顧孩子並照料大家起居的時代
爸爸無法區分愛情與暴力的時代等,
書本不刻意去描寫女性崛起、父權迫害等,
反而寫出日常的故事去讓人感受。
長大後成為作家的瑟娥,自己買了房子兼工作室,
並聘用父母作為員工,
父親處理家務及擔任司機;母親料理三餐並且幫女兒回覆信件;
瑟娥不僅給予他們薪水,還有額外的福利,像是幫母親報名瑜珈課等。
可以看出瑟娥給予父母親回饋,而非將家務料理等當作理所當然。
書籍內好幾段提到母親以前在夫家的生活,
像是做飯和收拾,做不好會受到指責;
十一人份的家務勞動;
連公公的信仰也要一起服伺等,
作者不帶批判也不帶個人感受,而是寫出一件事實讓人去思考。
反觀對於父親以前在家裡的生活,似乎沒有多撰寫,
而當事者似乎也沒回想起什麼。
本書算是描寫翻轉家庭結構,
但我自己覺得以現實面來看,
若作者是收入普通的上班族,有辦法翻轉嗎?
其實就是兒女搬出去住,父母成為員工並支付薪水給他們,
撰寫出一些生活日常,並沒如封面所說的革命,
書本稍微誇大,我自己是沒有讀到呵呵笑啦...
展開
5
有一種愛是放手——《斷食善終》2,從第一手個案經驗、觀念迷思到法規醫療協同,拿回生命自主權,有尊嚴、無懼無憾的安詳離世
讀者評分
5.0
|
2025/03/30
劇透警告
拿回生命自主權,無懼無憾離世。
作者剛出版第一本書籍斷食善終時,就已讓我感到興趣,
遙想幾年前爺爺失智症往生,
到後面也幾乎是不進食的彌留狀態,
恰巧與作者本書所提及人在最後的身體表現是一致的。
上本書寫的是作者將斷食應用於家母身上,
而家母飽受小腦萎縮,不願意為活而活,
因此早已交代子女不插管、不急救,以斷食方式來畫下句點。
這本書及與上本書及相較下,方向一致,
但談及較多國內外對於病老患者的處置、醫療數據等,以及個案,
蠻訝異台灣健保經費裡竟然高達四分之一用於無效醫療,
也就是只是延長病人死亡時間,並非有效提升病人身體功能或生活品質上,
尤其健保開放之後,更多可以好死的患者,歹活了數十年之久。
加上東方傳統孝道概念,認為不急救就是不孝,寧可讓長輩過上沒尊嚴生活,
也不願意放手;在西方臥床病人不超過一個月即死亡,兩者相差甚遠。
除了傳統觀念之外,還有醫療上的落差,有時候是醫生不願放棄,
或是不敢輕易放棄,還有在立法上的模稜兩可,
甚至不壓胸不電擊但其他治療通通用上,就為了延長死亡時間。
所有個案裡面除了重病、老人外,也提及兒童部分,
在比利時的安樂死內更是納入兒童,
個案一出生極重度失能,六歲時因吸入性肺炎而插上鼻胃管,
父母不忍女兒繼續受苦,因此尋求作者協助,最後進行斷食善終。
關於飽受疾病折磨不僅是老人,在兒童部份更大部分人容易忽略的。
當僅剩下眼球能移動的功能,身體無法控制、大腦已無法運作,
這樣的生命是否還有其他可能性?對於小孩要放手著實更不容易。
生命自主權更該回歸於本人身上,
書籍內好幾個個案都已無法在做決定時,
家人回想他們生前的點滴,都知道沒人願意臥床多年、以鼻胃管進食,
想起家人生病前自由的樣子,更願意以斷食來善終。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是將對方餓死,但其實死前本來一個慢慢不願意進食的狀態,
是醫療的發達創造更多可能性,以點滴、鼻胃管等方式刻意延長生命,
這樣的方式不自然也對病人帶來莫大的痛苦,
而好幾個個案不進食後的狀態反而更佳,在死亡剎那臉上表情是祥和的,
與我們認知的饑餓狀態是完全不同的。
這本書真的建議所有人都該拜讀,
即便你覺得自己不會遇到需要處理的長輩,
但可以思考要是自己遇到了願意急救嗎?
我在閱讀前也覺得死亡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沒有自由、病魔纏身,
對於本人辛苦,周遭人更是需要做出犧牲。
書籍更提供了在宅善終友善團隊的資訊,連我也是第一次聽到,
而且還是健保給付,可見台灣在這塊真的推廣的還不夠。
安樂死我想在我有生之年應該是看不到在台灣通過了,
但願台灣的醫療及立法制度可以減少延長死亡並且擁有自主權。
本書金句:
1.好好學習生死課題,可以讓家人有較高的機會得到善終,家人的善終是給我們最好的禮物,讓自己無懼死亡,可以坦然面對死亡。-29
2.回答要,若家人一輩子臥床,可能因此愧疚一輩子;回答不要,家人往生,仍可能帶著愧疚多年,懷疑自己的決定讓家人縮短了壽命。-105
3.就肉身而言,人會死;就靈魂層面來說,人不會死。或許因為人生短暫,我們才會如此執著於眼前的一切,為所愛之人悲傷,害怕失落和死亡。-186
展開
5
生命中最大的寶藏就是你自己Stand by Yourself
讀者評分
5.0
|
2025/03/24
劇透警告
非常推薦這本書,用經驗來分享對於生命的體悟!
作者以豐富的人生體驗領悟其人生道理,
每一次的經驗、與人事物的交手,都是練習與自己更靠近。
我們總以為到達某個境界,就能夠開悟、成功、頓悟等,
向外尋尋覓覓,就如同作者一直想往身心靈的最高境界,
但其實用心體驗,時時刻刻都能夠修練。
你要怎麼過好每一天,比你是否達到某個境界更重要。
我很喜歡作者解讀關於情緒及痛苦的部分,
事件只發生一次,但當你重複現在那個痛苦中,
你已經經歷了一百次,
我們要的不是體驗痛苦而是活在當下,
失去彈性的情緒,才會選擇自己只有憤怒及悲傷這條路,
說到底,諸多的痛苦都是來自於我們自己本身。
試試看從那個狀態跳脫出來,
用第三者角度來看看事件,或許會有不同的體驗。
作者年近半百才開始接觸健身,
與教練的唱反調更是讓人會心一笑,
挑戰很多從來不曾做過的事情,
發現以為無法做到的自己,竟然能夠一一實現,
也透過運動更認識自己的身體。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當初那個選擇是錯的,時間長了,會發現是對的」─
非常耐人尋味的一句話,
仔細回想自己的每個選擇,無論工作、感情、各種決定等,
有些狀況會很怨當初怎麼這樣選、怎麼跟這種人交往等,
到頭來你真的在想過一次會發現,當時有著某種渴望或需求才會如此抉擇,
對於後續的生活影響甚至生命經驗,都是一連串交織著,
就像可能就是因為跟不適合的人交往,才會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伴侶。
這本書頻頻讓我想到風雲人物這部電影,
總有絕望、恐懼、懷疑的狀態,
但別忘記你也曾經用你的生命對他人帶來重大影響!
非常推薦這本書,用經驗來分享對於生命的體悟!
金句分享:
1.每個當下你都在重新校正自己定義自己,每一秒的你都是新的你;而你擔憂的未來可能永遠不會來,但你在擔憂的同時,其實你已經在那個當下體驗了那些根本不需要體驗的痛苦。
2.通常我們會痛苦,是因為過去的事情成為我們的夢魘。不是因為他發生過,而是我們不斷地在腦子裡面回想、重播,以致於如果你曾經被人家錯誤的對待,在那個當下,可能只是1分鐘的事情,但當你在重播的時候,他已經發生100遍了。
3.與其花時間讓別人明白他們錯了,還不如把力氣花在我要好好過。
4.當你感到悲傷的時候,不要用憤怒或者其他想法來抗拒他,要好好的陪著他,勇敢地看著其中到底有什麼?
5.每個人都活在他們自己相信的世界裡。當你能夠平靜地與自己相處,你就會在每個當下感到平靜。這是我有意識地追求的生活方式,我渴望生活在一個平靜愉快的世界,遠離不開心的境地。就像做好事讓我開心,同時也讓他人快樂,這種互動不只是為了填補內心的空虛,而且是源自純粹的愉悅。
6.存在即是意義,活著便是美好,體驗就是全部。
7.你之所以會被激怒,是認為你只有被激怒這條路,你沒有給自己另外一個選擇,因此失去了人生的某種彈性。
8.每一個當下其實都可以是一個新的開始,所有的力量都是來自於你自己的生命,你自己賦予的,而那個力量其實別人未曾從你身上奪走過,只要你願意,你隨時能擺脫這些過去的業力,同時重新展開一個全新的人生。
9.方法可以學,結果不是我們能操縱的,但你的發心是你能決定的。謹慎地審視每一個發心,因為即使別人不知道,你會知道。
10.你要過好的就是每一天、每一個當下的你自己自;每一個來到你面前的人,你有沒有善待他每一件來到你面前的任務,你有沒有認真地完成它?你有沒有辜負你的每一天?
11.我們活在什麼樣的世界?,取決於我們將自己放在什麼樣的格局中。我們可以把自己當工具,或是選擇以單純賺錢謀生的角度看待自己,也可以選擇成為為他人服務的存在,更可以超越這些,一種更大的使命感,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而這個使命感是由我們自己定義的。當我們以更大的使命感看待自己的人生時,就能夠保持平衡,不會把自己看得太小,也不會把自己看得太大。
12.其實大部分的事情真的都與你無關,你會認為哪些事情對你產生,甚至造成傷害,都有可能是你想像出來的,可能跟你過去的傷、過去的處境有關係,跟你個人的喜好有關係,可是那都不是真的,也跟事實沒有關係。
13.有的時候,我們會覺得當初那個選擇是錯的,但是時間長了,你就會發現,其實選擇都是對的。
14.你選擇與什麼同在,你就是什麼。而你不需要回到過去,不需要有反轉時間的能力,只要過好每一個當下,每個當下都成就了獨一無二的你。
展開
5
我的孩子是霸凌者
讀者評分
3.5
|
2025/03/21
劇透警告
適合學生閱讀
整本書他總共只有兩個家庭的角色,分別是霸凌者以及被霸凌者。
小愛以及小椿是以前就認識的朋友,
後來他們同班了,同班之後小愛對小椿有霸凌的行為,
但故事內並沒有交代原因。
小愛的媽媽沒辦法接受自己的女兒是霸凌者,因此要求他到小椿家道歉。
小椿也因為被霸凌之後呢都不願意再去上學。
故事裡霸凌者有對被霸凌者釋出善意,
但是實際上在生活中其實並沒有那麼的單純。
無論是在我國或是在日本校園霸凌的案件日益增加,
網際網路的發達也讓霸凌事件不只是在線下,本書裡面也有提及。小愛也被網路霸凌發文者攻擊小愛在學校霸凌他人。
整本書以漫畫的形式來呈現相當的平易近人,
但我覺得與現實狀況還是有一些些無法呼應的地方。
像是小愛道歉之後還製作了反霸凌的海報,但現實生活中的霸凌者,
其實不太可能這麼快就改過自新。
另外書本中的小椿去學行為,
其實現在很多家長看到孩子不願意去上學,並不太會去體諒,
而小椿家長並沒有具體做出什麼行為改變孩子,
比較偏陪著他、同意不上學,這是書本可惜之處。
本書適合給學生看,瞭解被霸凌者的身心狀態,但對於教師或家長則較沒具體建議。
展開
4
惡夏 (印刷簽名版)
讀者評分
4.5
|
2025/03/14
劇透警告
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
在故事的前段,細說著身為社工員的日常與無奈,
很多個案明明有工作能力卻不願意投入職場,
靠著納稅人的繳納,領取者最低限度生活津貼過活,
大概就類似台灣的中低收補助,
書中社工員每次的探訪與婉轉地勸退,幾乎都是徒勞無功。
這真的類似當前的台灣,部分人利用各種小漏洞來取得補助,
反而有不少真正有需求卻沒辦法取得資源的人過著艱辛的生活。
主角守在小鎮上的公所擔任福利科社工員一職,
因上面發布希望能夠減少領補助的人數,故各個職員都想辦法勸退以減少個案量。
而同事宮田接到民眾投訴電話表示區內有職員利用自己的身分,
威脅利誘個案發生關係來作為不取消補助條件交換。
宮田與守造訪該個案愛美,
而故事非常離奇往另一個方向發展,
其中牽涉到黑道分子、守的個案等,最後竟然守也淪陷了......。
在故事的後端戴帽子的女人及其兒子無法申請到補助而自殺了,
確實需要的個案卻無法獲得也是現實生活裡的常態。
故事並沒有清楚交代結局,以及各個角色最後的下場。
但我很認同在第304頁黑道所說的,
「拼命工作領取的工資卻比生活保護補助的家庭還少」
以至於領了補助常到甜頭,開始有何必找工作的念頭,
雖然只是故事,卻刻畫出非常寫實的人生。
故事裡的每個角色都想從底層脫身而出,
用盡了各種極端方式,
到頭來仍是悲劇收場。
展開
4.5
以前,我死去的家
讀者評分
4.5
|
2025/03/11
劇透警告
很鬼故事的一本推理小說
一對曾經交往過的男女,
在沙亞加爸爸死亡後,發現無法解釋的情況,
因此求助前男友,遺物中找到一把鑰匙還地圖,兩人依尋線索找到了一棟房子。
沙亞加想藉此找回失憶的童年,小學前的記憶完全沒任何畫面浮現,
堅持與這棟詭異的小屋有關係。
小屋的大門無法進入,反而從奇怪的地方才是出入口,
房內所有的鐘錶皆停在十一點十分,每樣物品看起來都像進行到一半,
打到一半的編織、寫到一半的功課、廚房未收起來杯子等,照理所以過二十年了,
除了灰塵外感覺不出來有二十年無人居住,最奇怪的是為什麼父親生前要來這裡?
兩人更藉由小屋內的日記本拼湊出真相。
在閱讀過程中不時有毛骨悚然的感覺,
好像隨時都會有什麼靈異現象出現,包含在打書評時...
作者在寫作上非常細膩,除了推理外,更包含了近年來虐童的時事,
沙也加無法解釋為什麼對女兒會有動手行為,在這個小屋中慢慢揭曉..
主角其實應該是小屋的兒子佑介,父親在國小時去世了,爾後長子搬回來住,
也就是日記裡多次提到那傢伙的人物,
那傢伙也多次對自己的女兒動手性侵(這也是後來為什麼他也會對自己女兒動手)
真正的沙亞加應該是小屋女傭的女兒(女傭後來與司機結婚),而在探查真相的沙亞加則是那傢伙的女兒茶米,
最後佑介點燃油燈想殺掉那傢伙,卻沒想到自己以及沙亞加也葬於火窟中。
故事內我比較不明白是,並沒有交代清楚最後的火災為什麼沙亞加也死於現場?
整體而言故事很精采,也打破我們的想像,
我自己最意外的並非是揭穿沙亞加的童年的真相,
而是看似詭異的小屋根本就是墳墓,
案發現場燒掉了,另闢新地蓋了一間一模一樣的,還刻意抹滅掉起火點的房間。
作者的書籍真的每本都各自有其特色,
這真的有在密室脫逃的感覺!
展開
5
新參者(經典回歸版)
讀者評分
5.0
|
2025/02/27
劇透警告
是推理小說,也是本人情濃厚的故事
在下町城市中,一位剛搬來沒多久的獨居女子,在某天晚間遭人絞殺。
而剛調任至此的刑警加賀,協助追查真相。
每篇的追查,以當地不同店鋪為開端,
除了加賀一一細問著與受害者接觸過、可能有關係的每個人事物外,
更是案外案的發現每個人都有著不可告人的真相,
作者讓我覺得細膩的是,每個人獨有的秘密或者說是誤會等,
像是隱瞞著真實病例的煎餅店老闆、明明在意彼此或老是惡言相向的陶瓷鋪婆媳、
不願與女兒和解卻偷偷替她祈禱的鐘錶店老闆等,
其實都存在著濃厚的人情,即便是善意的謊言。
裡面最讓我意外的其一是─
受害者搬來後因友人的傳達而搞不清楚狀況,
勿以為懷孕的洋果子店員是兒子的女友,每日都到店內偷偷觀察,
並想著要找前夫把柄爭取更多贍養費。
其二則是─受害者前夫身旁的女秘書的身分。
兇手並未一開始就在書中出現,而是在比較後段才出現,
而犯罪的理由其實並不難猜,
相較於我所看過的《你殺了誰》,
《新參者》似乎來的單純一些,
也沒有讓人有翻轉再翻轉的驚喜,
不過依然相當精采,尤其在表述關於人情這部分,
故事技巧非常細膩,值得一讀!
展開
4.5
帶外婆公主去倫敦!
讀者評分
5.0
|
2025/02/26
劇透警告
幽默又獨特的旅行記事
-如果你不努力,就會一直是零分。如果做了一百次努力,至少有一分或兩分吧 。就算只進步一分,你也會跟原來不一樣。-106
-有些事要有點年紀之後才會懂,但是當你懂時,對方已經不在了。-135
一本兩百多頁的書籍,卻紀錄了七天五夜倫敦旅遊的精彩!
一次的新年閒聊,外婆竟然許願要到倫敦旅行,且還是一趟奢華之旅,
作者一開始應該是抱持著「有人出錢,何樂不為」的心態,接下這重責大任,
殊不知帶長輩旅行,尤其外婆年事已高、又有輕微失智特質,
此趟旅行也是一趟修行!
外婆對於倫敦知名景點嗤之以鼻、想模仿歌劇魅影角色的訂製拐杖、
吃到怕的下午茶、搭乘東方列車、高高在上的行為等,
作者在旅程中心裡不斷唾棄著,也常常需要想出應對招式!
書本裡除了提到難搞的外婆與孫女的旅行點滴外,
另一個主要角色是五星級飯店管家提姆,
安排了餐廳高檔料理、下午茶等,每日問暖寒暄,
作者因曾留學於倫敦,結交了不少當地好友,
此次旅行另一任務就是半夜化身壞女孩,趁外婆沉睡後,
溜出飯店,與好友敘舊。
而提姆更是在旅程快到尾聲時,給作者一個驚喜,讓他見了想見的人。
讀後感想:
很多事情當下總是抱怨連連、覺得無奈後悔,但事後想起來總覺得好險有經歷過,
如同這趟旅程,是外婆第一次探訪倫敦,也是最後一次了!
這樣的旅程僅屬於作者與外婆的獨家記憶,是家族任何人都難以體會的,
很喜歡作者在書本中對於外婆各種奇葩表現的描述,
繪聲繪影,彷彿這難搞的外婆就在我們眼前,
也可以看到英國的五星級酒店文化,管家提姆真的可以升級成家人等級了。
這是一本會讓人邊讀邊笑,同時也感慨著時間不等人呢,真想馬上來趟旅程!
展開
5
在世界盡頭的書店
讀者評分
5.0
|
2025/02/19
劇透警告
來自書店的故事,更是自傳
「不管處於什麼境地,只要把人生想像成一組牌,想想你會如何玩手上的牌,你可以用下一張牌把爛牌玩成好牌。」
作者露絲在紐西蘭的最南端經營了兩間袖珍書店,書店規模雖小,但每位訪客卻如同好友般可以談天說地。
本書其實著墨於書店的故事不多,穿插於每個章節後方,反而多是撰寫生平故事居多。
露絲的故事相當精彩、其中有笑有淚,有幾個章節閱讀後令人不捨。從小就是個鬼靈精怪的孩子,在十七歲舞會中的一場強暴後,被迫改變作者的命運。
生下一子後,連面都沒見直接給他人領養了,而父親收下強暴者家庭的錢後表面上不再提及,露絲感到撕心裂肺。
接著,露絲加入海軍、在太平洋航行數年,
居住地點一個城市換過一個、當過廚師及管家、開過餐廳、擔任政府雇員等,
其中更多離奇曲折的感情糾葛,幾段無法長久的婚姻及感情、
第二次懷孕因胎兒體質出生隨即夭折、母親過世、與初戀再度重逢、與二十一歲無緣的兒子相認等,
很難想像一個人一生中遭遇多大的打擊及挫折,
好在,一切的一切最後都是喜劇收場。
露絲的每次出走似乎都是為了逃避,害怕想起過去、害怕想起夭折的兒子,
從中也可以看到她渴望被愛,因此一個轉身就投入一段感情,接著又抽身離開,
繼續下一個城市、又開始下一段戀情,繞了一大圈仍然回到了原點。
吸引人的絕對是自傳大於書店本身的故事,
你會想要繼續看下去,尤其到底被領養的兒子找到了沒,最後揭曉時讓我看到露絲似乎願意放下了。
展開
5
心願麵包店:韓國暢銷突破50萬冊超暖心經典!
讀者評分
5.0
|
2025/02/13
劇透警告
即使擁有魔法,仍然得需面對現實
主角為一位六歲男孩,母親因故將他遺棄於車站,父親因種種無法說明的原因遲遲沒報警找人,最終母親在家上吊自殺。
之後父親的媽媽積極安排各種相親,
父親妥協了自己媽媽的安排,與裴老師結了婚,對方也是二婚,且與前夫生下一位女孩。
表面上的裴老師形象相當不錯,但私下對主角並不友善。
導火線源自於主角使用洗衣機時,發現異父異母妹妹的內褲上有血跡,
剛好被裴老師撞見,質問女兒,遲遲不肯說真相,還誣賴了作者,
在驚慌之下奪門而出,跑到心願麵包店內躲藏,開啟了神祕麵包坊的故事...
/
充滿各式古怪功能的麵包,有的甚至能夠奪人性命。
一個小小麵包店,看透各種人性百態,
有人因忌妒而想陷害他人;有人因愛無可自拔;有人想要逃避希望時間倒轉等,
最終因他人的投訴,而結束麵包店的營業,在離開麵包店前老闆給主角一個驚喜,
在主角願意回家面對狀況時,發現裡面竟是可以讓時光倒轉的麵包,
同時也得知原來性侵妹妹的人竟然是自己父親,
面對這樣的狀況,你要讓時光倒轉嗎?(倒轉後自己無法記得發生過的事情)
很驚喜的是作者給了兩個不同版本的結尾,
但最終父親所做的事情仍然不可抹滅,只是以不同形式去呈現。
/
在閱讀時主角的家庭故事比麵包店販賣的麵包故事更吸引人,
好幾個片段都讓人為主角感到忿忿不平。
其實我在想最終主角願意面對家庭問題,應該是逼不得已,
畢竟麵包店可能要終止營業,無所去處之下,只好回到原點解決問題。
生活裡何嘗不是如此?
該面對的問題若是逃避,仍會以不同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也許程度可能減緩,但依舊無法漠視。
展開
5
走在夢想的路上
讀者評分
5.0
|
2025/02/12
劇透警告
不只是旅行,結合了藝術、文學、歷史的一本好書
集結了藝術、歷史、文化等豐富的知識,帶給讀者在旅行文學中不僅僅是遊記記事。
因為父親的一句話:「你可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但是你要知道自己不要什麼」而帶給作者極大的翻轉。
作者不僅僅是我們在媒體看到的富含知識者,不為人知的是同時也當作領隊、更是閱讀障礙者。
為什麼旅行?
出身於藍領階級、家庭經濟狀況不算富裕、自己也不是聰明絕頂、家庭關係不算和樂,為了只是想逃避,逃離現實,探索自我。
以搭船的方式打破我們認知中搭飛機出發到世界各國,
領著船員證、不知道船班會抵達哪裡、靠港後的發現等,
裡面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走訪印度瓦拉納西火葬場,鄰近孕育著生老病死的恆河,死亡回歸自然,
利用木柴等將屍體放上直接燃燒著,很難想像看著家人就這樣燒成灰燼。
另外還有在羅馬尼亞遺失護照,鬼打牆般的找不回來;
神秘北韓的探訪,我很喜歡作者提到的觀點,有另一個國家與北韓相當相似,就是不丹,
我所知道的不丹是號稱最幸福的國度,但無法自助、有最低消費、得穿制服等真的相似北韓。
除了旅行之外,還包含作者擔任領隊旅遊業、進入媒體圈、到英國就讀亞菲學院等故事,
文筆平易近人,會有似乎也身處該國旅行似的幻覺,
過程中也可以看到作者不斷與自己對話,
透過旅行尋找人生的意義,
是本非典型的自傳!
展開
5
多謝款待:那些愛與被愛的煙火氣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4
劇透警告
每道難以忘懷的料理背後都有故事
多謝款待寫的是每道料理背後真摯的情感及動人的故事,
有追蹤作者臉書即可得知,近年來多了一個照顧者的身分,
裡面寫到父親的料理,不僅僅是美味,而吃的是回憶啊!
尤其父母親無法掌廚後,作者多次想嘗試煮出父母的味道,卻總是少一味。
香港的薄殼及回到部落看星星那篇看到最後令人鼻酸,好友不在了,吃的是想念。
蘋果捲寫的是異國料理,有時候總在不經意中嚐到心中極品,讓我想起多次出國,
沒目的的隨意吃總能吃到驚為天人的美味。
展開
5
你殺了誰(《新參者》加賀恭一郎系列最新作)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2
劇透警告
不可錯過的推理小說系列
第一次閱讀加賀恭一郎系列就是這本書了!
一場渡假勝地的聚會,來自不同家庭
育有一女的夫妻、醫生世家及其未來女婿、有錢家族及其手下家眷、寡婦及她的姪女夫妻檔,
就在烤肉會結束當晚發生駭人凶殺案,五人死亡一人受傷。
在推理過程中,更發生驚人事件,原來舍監不是舍監,竟是兇手妹妹。
最高潮的情節我認為並非是兇手是誰,
而是探究人性的黑暗面及現實面。
育有一女的假面夫妻,先生另有他人、太太美髮事業也被批為嫖竊,兩人還有秘密財產,
未來女婿為了報復而接近醫生世家;
有錢太太總是背後說人是非、苛刻員工;
寡婦及姪女丈夫有一腿,
其實整個事故前都有不斷埋伏鋪陳,
非常佩服作者的細膩及巧思,
你以為的凶手只有一個?其實不然,凶殺案中,案中有案,
誰也無法逃離加賀的慧眼!
展開
共
3
頁
下一頁
前往
第 1 頁
第 2 頁
第 3 頁
Otomatik - 113.196.250.30
CloudFlare DNS
Türk Telekom DNS
Google DNS
Open DNS
OSZAR »